1962年9月、10月期间,印度军队不断在中印边境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多名解放军战士。西藏、新疆军区部队上下均认为政治外交手段是解决不了印度“前进政策”的问题,一场军事较量不可避免。
印度则更加高调,总理尼赫鲁公开宣布已经向印度军队下达“解放领土”的命令。两天后,西藏军区成立“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担任前指司令员。与此同时,新疆边防部队也成立了中印边境西段的作战指挥部,由南疆军区副司令员何家产负责指挥。
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很不乐观,中苏关系已急转直下,双方对美、对台看法出现重大分歧;美国在越南开启“特种战争”模式,越南的战火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中国的南疆安全。
1962年10月20日早上7点,对印自卫反击战在东段和西段同时打响。东段,西藏军区部队首先歼灭印军第7旅;西段,南疆军区部队驱逐了30多处据点的印军,解放军首战告捷。
对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这场战争,国际社会是什么态度呢?
谴责中国,支持印度,并要求中国撤军以及停火的国家有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伊拉克、土耳其、挪威、英国、荷兰、意大利、西德、南斯拉夫、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丹麦、冰岛、利比亚、马里、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共计29个国家。主要是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
11月3日,美国提供的首批包括武器弹药和通讯装备的紧急军事援助抵达印度。肯尼迪总统还为尼赫鲁打气壮胆,表示美国将向印度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11月4日,满载美制武器的美军运输机降落在加尔各答机场。
接下来,由于印度军队在东线、西线的惨败,印度朝野再次向美国请求援助。11月19日,美军出动C-130“大力神”运输机,帮助印度抢运增援部队与物资。吓破了胆的尼赫鲁要求美国紧急援助12个中队的战斗机,并提供先进的雷达和通讯设备;还请求美国提供两个中队的远程轰炸机,轰炸中国境内的基地和机场。
由于印度长期打着不结盟的旗号招摇撞骗,一些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以及大多数非洲国家明确站在印度一边,认为印度是受害者。乌干达就指出“直到战事停止,没有人会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
对中国表示遗憾,单方面要求中国撤军的国家有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共计6个国家,包括了大部分华约成员国。
中印战争爆发之前,赫鲁晓夫还表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苏联是站在中国一边的。”但苏联一直在出售米格战斗机、运输机、直升飞机给印度,使印度感激涕零。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赫鲁晓夫开始毫不讳言的批评中国,而且继续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
表面上中立,但实际上偏袒印度的国家有奥地利、芬兰、瑞士、爱尔兰、朝鲜、蒙古、斯里兰卡、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共计8个国家。
朝鲜和蒙古刚刚与中国签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和《中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因此拒绝跟随苏联谴责中国。但是又因为政治、经济受到苏联影响较大,也没有公开支持中国,而是选择中立,实际上受到苏联的压力偏向印度。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也偏向印度,不仅认为印度提出的撤军建议是有根据的,而且还向印度出售轻武器。
呼吁谈判解决问题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加纳,共计4个国家。这些国家虽然表态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在调解时却偏袒印度,还建议“中国军队应该后撤20公里,印度军队维持现状,然后双方进行谈判。”
支持中国,谴责印度,并要求印度撤军及停火的国家只有3个,分别是越南、阿尔巴尼亚和古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专门致电尼赫鲁,认为“中国政府最近为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所做出的决定和正在实施的措施是最合理的,中印边界问题是帝国主义对中印两国实行侵略政策的产物。”
越南外交部长春水也发表声明,强调“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一再采取忍让态度,而印度扩张主义者却受到美帝国主义的教唆,拒绝中国的合理建议。”
阿尔巴尼亚是唯一支持中国的华约成员国,阿尔巴尼亚认为中国就中印边界问题提出的建议证明中国政府一贯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是对捍卫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
态度反复的国家也有一个东德。东德最初是支持中国的立场,指出冲突是因为印度军队无故入侵中国领土造成的。后来迫于苏联方面的压力,以及寻求印度的外交承认,将支持中国的立场改为表示遗憾。
巴基斯坦的态度则很暧昧,表示不支持任何一方。由于巴基斯坦当时与中国之间也存在边界争议,因此巴基斯坦在中印战争爆发之前曾向印度建议两国采取共同防御措施,应对“北方”的敌人,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却遭到印度拒绝。
当看到中国军队展示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打的印度溃不成军。巴基斯坦立即与中国展开边境谈判,并进展迅速,当年12月就达成协议。而且巴基斯坦还指出是印度的行为导致了两国冲突。
实际上只有3个半国家公开支持中国,而印度获得美国、苏联、英国等大国不同程度的支持。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不约而同的支持印度,还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及国际舆论的支持,并一致谴责中国的军事行动。
尽管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但解放军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事实证明,印军的战斗力不堪一击。短短一个月,解放军歼灭印军3个旅,生擒王牌旅长达维尔和另一名准将旅长辛格,共毙、俘敌8000余人。解放军参战部队伤亡2400余人,其中有700多人牺牲。
股票正规杠杆平台,楠希配资,股票讨论交流最大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